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生活 » 正文

直播带货该降虚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初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20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46
核心提示:沉寂多日之后,因带货糖水燕窝陷入争议的网红辛巴再度出现在直播间。这一次,他不仅红着眼眶鞠躬道歉,还表示将加强企业管理,这说明直播带货的“神话”该降降温了。  消费者热捧直播带货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头部主播热衷于竞争“全网最低价”,某网红男主播曾经因为品牌商给自己的价格比另一位头部主播高了5元钱,就号召粉丝集体退货给差评。  对此,找头部主播带货的商家心知肚明,他们并非为了微利多销,而是借主播的名字做广告、搞营销。一旦进过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的直播间,商品就可以打上“某人推荐”的标签。找明星带货的商家更是如

  沉寂多日之后,因带货糖水燕窝陷入争议的网红辛巴再度出现在直播间。这一次,他不仅红着眼眶鞠躬道歉,还表示将加强企业管理,这说明直播带货的“神话”该降降温了。

  消费者热捧直播带货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头部主播热衷于竞争“全网最低价”,某网红男主播曾经因为品牌商给自己的价格比另一位头部主播高了5元钱,就号召粉丝集体退货给差评。

  对此,找头部主播带货的商家心知肚明,他们并非为了微利多销,而是借主播的名字做广告、搞营销。一旦进过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的直播间,商品就可以打上“某人推荐”的标签。找明星带货的商家更是如此。比起动辄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广告代言费,直播间“坑位费”可太便宜了。

  其实,直播带货只是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商家支付的“坑位费”相当于广告费、代言费,主播抽取的佣金,相当于经销商收取的渠道费、销售员提取的销售佣金,这些最后都还是要由消费者来埋单。

  把广告从报纸杂志电视台搬进直播间,这既不能改变产品生产源头,也不能改变产品物流体验,更不能改变产品售后服务。就连消费者最看重的“全网最低价”,有时候也不过是幌子——今年“双11”期间,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羽绒服的消费者就发现自己多花了300多元,引发大量投诉。最后商家也没有退差价,而是补发了优惠券让消费者下次使用。

  根据我国广告法,“最低价”“最高”“最好”等词汇,原本就禁止出现在广告中。此外,广告法还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相应罚款;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纷纷出手整顿虚假宣传、售后不力等营销乱象,严格规范广告代言,禁止数据流量造假。对于新旧法规,主播和平台都应加强学习,只有承担起流量背后的责任,避免误导消费与畸形营销,才不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作为直播带货的货物提供方,品牌商家应该明白,网红的广告效应只是暂时的,到最后还是要拼产品、拼售后、拼供应链。消费者也应该清醒看待直播带货的广告本质,不要因为主播的一句“买它”就冲动下单。

  此外,直播带货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退货退款难、标准缺失等问题,并非直播带货才有的新问题,而是商业领域的老大难,需要线上线下联动解决。再加上直播带货监管势必要跨多个部门,还需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创新监管方式和社会共治。否则,光盯着直播间,下一个新兴的购物渠道也会有问题,受伤的最终还是消费者。(佘颖)

 
 
 

 
按分类浏览
北京 (2797) 区县 (2164) 国内 (10751) 国际 (885)
财经 (358) 房产 (985) 科技 (343) 军事 (110)
娱乐 (535) 体育 (171) 汽车 (347) 生活 (377)
农业 (210) 健康 (221) 时尚 (66) 家居 (62)
旅游 (158) 女人 (63) 美食 (65) 消费 (129)
社会 (78) 文化 (221) 教育 (213) 公益 (104)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